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编之湖北——传承奥运基因 创新实施“61530X行动”
4月21日至27日, 2025中国常德柳叶湖舟钓世界锦标赛将在湖南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举行。
近年来,湖北省紧跟国家体育总局高站位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高水平推进奥运战略梯队建设的铿锵脚步,坚持“以质增效深化体校改革、以点带面深化体教融合、以体育人深化体育支教、以人为本深化赛事活动”的总体思路,创新实施“青少年体育育苗强基提能工程”及“61530X行动”,在建强体校、学校和社会“三大阵地”,打通锻炼、训练和竞赛“三大节点”上,走出了一条具有湖北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新路。
在强大后备人才培养发展底盘方面,湖北省重构组织体系,实施“61530X行动”,构建起以“6所省属体校、15所市州体校、30所县市体校、X所学校和俱乐部”为主要阵地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2021至2024周期,湖北省众多单位入选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同时当地优化运行体系,围绕优势项目布局,成立教练组,形成良好运行机制。并强化共建联办,建成多所特色体育学校,完善赛事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青少年综合性赛事体系。
湖北省体教融合综合配套试点建设也在深入推进,不断厚植后备人才培养发展根基。2022年,湖北省出台相关方案,投入省级资金3600万元,在22个县市区开展体教融合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每个试点地布局3至5个运动项目,按照对口升学、就近入学的原则,每个项目布局6所小学、3所初中、开云入口1所高中。通过三年试点,创建了大量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新增了体育教师和教练员,成立了众多俱乐部,组建了大量体育社团和校队,促进了体教融合良好氛围的形成。
湖北省还深入开展“千师百校”体育支教行动。以“尽体育之责、强体育之教”为目标,每年招募1000余名优秀志愿者到30个县市区的200余所基层中小学校开展体育支教,共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近14万课时,举办赛事活动1500余场,受益学生达22万余人。同时,创新“一主两辅”招募方式,以优秀在读体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校和社会俱乐部教练员为辅,成功打造了支教与选材结合、教练与教师组合、学校与体校融合的“三合模式”。
湖北省是1984年我国恢复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40载奥运“届届见金”的两个省份之一,各级各类体校培养输送了19名奥运冠军,获得29枚奥运金牌,涌现出伏明霞、李小双、郑钦文等优秀运动员。开云入口体校建设任重道远,体教融合春山可望。未来,湖北省将全面贯彻落实相关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创新思路,完善政策,提升青少年体育工作水平,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湖北力量。(转自4月17日《中国体育报》06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